发布供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扫描关注我们的
公司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资讯

化工企业探索破局 持续推动企业的转型重塑

发布日期:2020-04-23  浏览次数:34


              中国的化工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快速增长,在全球化工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纵观全球,未来中国化工市场依旧蕴含着不可小觑的增长潜力,中国的国有、民营、外资化工企业均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化工企业面临四大新常态

巨大的发展机遇浪潮之下仍然包裹着重重挑战,未来中国化工行业将面临全球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危机之中的破局探索将成为未来中国化工企业面临的新常态,也将持续推动企业的转型重塑。

聚焦高附加值业务,技术突破开启差异化竞争

低端产能过剩是目前国内许多化工企业普遍面临的压力,部分企业甚至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低价同质竞争的困局。以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为例,国内EVA产能集中于发泡级等低端产品、难以生产较高端的光伏级产品。企业不仅错失了2015-2017年下游光伏产业的发展风口,供需的错配更加致使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至53%。

为提升竞争力,众多国内化工企业纷纷推进从低利润同质化产品向高利润差异化产品的转型。以半导体行业中具有关键作用的CMP(化学机械抛光材料)为例,这一毛利率约60%的产品在2013年之前完全依赖于进口。但经过超过10年的持续研发,我国以安集微电子、鼎龙股份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成功完成核心技术突破,成功打入市场并结束了国外企业的垄断。

缓释产业链单一环节风险,探索产业链纵向延伸

中国很多化工企业的业务在诸多因素的限制下仅集中于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这不仅使企业面临产业链上下游供给波动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整体的盈利空间。以工程塑料、工业丝等领域应用较广的高分子材料PA66(尼龙66)为例,在“己二腈-己二胺-PA66”产业链上,国内所有尼龙66厂商均集中于产业链尾端,而己二腈原料均需依靠进口。因此生产商不仅缺乏原料的议价能力,还容易陷入由于单一供应商断供而导致的产能关停窘境。

为增强整体市场的把控力,部分化工企业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尤其是其中利润率较高的环节)展开延伸。例如卫星石化就从自身所处的“丙烯酸-丙烯酸酯”环节分别向上下游展开了延伸,目前向上游建立了丙烯产能,向下游建立了高分子乳液、颜料中间体等产能。

主动拥抱海外优势资源,开启全球化战略布局

中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了部分国内化工企业的发展。例如,天然气成本占尿素生产成本的60%以上,但我国原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分别高于70%、40%。如天然气的供应量、供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尿素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可能随之大幅提升,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甚至使其出现亏损。

因此,部分对产业链上游依赖较大的化工企业开始考虑将产能转移至原材料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或通过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来拓展全球版图。例如万华化学自2015年来,先后通过收购匈牙利博苏化学以及瑞典国家化工,奠定和巩固了自身在全球聚氨酯行业的龙头地位。

环保政策持续高压,驱动企业供给侧绿色化改革

自2013年以来,环保督察、环保费改税等相关政策频出,环保监管持续趋严。对于涂料、农药等污染较大的细分行业而言,企业一方面面临着环保支出大幅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能面临产量下降的风险。例如,2018年江苏地区诸多PEt/>PET生产企业受到政府环保限电的影响,开工率下降10%-50%不等,企业销售额出现断崖式下跌。

在环保压力之下,部分企业选择加大对于防止污染设施建设的投入,或采用生物质原材料或催化剂以实现更加天然和清洁的生产流程,甚至转而寻求更加优越的生产线路。

化工企业的三大致胜策略

在未来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新常态下,对“开展高附加值新业务”、“挖掘产业链延伸机会”和“积极开展全球化”这三条潜在转型路径中的关键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而助力企业健康的发展。

开展高附加值新业务

由于高附加值化工品/新材料领域所涉及的产品众多,且部分产品的下游应用场景尚且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挑选出最具有潜力、且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新业务是重中之重。普华永道认为,化工企业可基于以下3个维度进行新业务选择:

聚焦未来高速发展的行业,筛选相关化工细分产业:着眼未来,5G、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在大行业的带动下,储能材料、显示材料等关键化学品及新材料将有望成长为上百亿规模的细分市场。

把握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趋势,识别可实现存量替代的机遇:以中美贸易战为例,由于进口关税提升,数百种化工产品的进口量明显降低。在此背景下,国内化工企业有必要持续识别存量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提早进行自身能力布局,利用国内供需缺口迅速抢占国内细分市场份额。

基于与企业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形成最合适的产品组合结构:中国二手设备贸易网在上述两大维度筛选的基础上,企业还有必要评估新业务与自身业务的协同情况。通过选择具有高协同性的新业务,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成本结构。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等,除特别标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0319-532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