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供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扫描关注我们的
公司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资讯

两会“话”机床:振兴高端机床装备产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3-14  浏览次数:16

640 (1)
目前,全国“两会”正在召开。3月7日,在两会“部长通道”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专门提到“要在大飞机、工业母机、深海装备、医疗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标志性的重点产品。”作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点领域之一,工业母机的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制造能力。

  作为工业母机的主体产业,中国机床工具产业正加速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在2023年两会期间,来自机床工具产业的代表积极发声谏言,分别从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政策扶持、市场体系建设等方方面面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行业企业也期待更多来自国家层面的重视以及政策青睐。

  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不止是来自业内的代表和委员在为行业发展发声和谏言,还有来自政府部门以及制造业其他领域的一些代表和委员也纷纷为行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充分彰显了机床工具产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础产业的重要地位,并且其重要性已经逐渐在社会各相关领域形成共识,行业未来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

  业内篇

  1.人大代表于旭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推动国产高端数控机床从“好用”到“用好”

  “国产高端数控机床要想从‘做大’到‘做强’,关键在于,一头要连着技术研发,一头要摸着应用市场。”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表示,今年他的上会建议中有两条与机床有关。一是针对我国原有机床创新体系功能弱化、“产学研”中“研”的缺位问题,建议优选机床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高校,加快建设高端数控机床全国重点实验室,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二是针对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关键领域没有得到充足应用的问题,建议推动关键领域用户和机床骨干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同步研发、共同验证和利益共享。

  于旭波指出,高端数控机床作为一种复杂的高技术产品,只有在实际应用中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试验验证,才能实现不断改进和迭代提升。德国、日本、美国等机床强国的机床产业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自然而然拉动、发展起来的。但是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在很多关键领域只是得到初步应用,在国内市场还是会有“不敢用、不愿用”的现象,无法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实现从“可用”向“好用”和“用好”的转变。

  “因此,在国外机床产业已经占据技术领先和市场垄断地位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领军企业和机床骨干企业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同步研发、共同验证和利益共享。”于旭波表示,在这种机制之下,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就会打通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市场应用的完整链条,实现分阶段、系统性开展的高水平应用,从真正“好用”到用户真正“用好”。“高端数控机床的品质是‘用’出来的。”于旭波指出,只有机床企业和用户深度合作,通过大量应用和反复验证的“量变”积累,才能带动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的“质变”,推动我国高端数控机床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2.政协委员于本宏(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立足市场机制,推进工业母机创新平台建设

  于本宏委员将目光聚焦于工业母机,建议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母机市场机制。于本宏说,近十年来,我国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取得大量突破,但出于对工业母机双重属性的不同认识,出现了“自主可控”与“市场机制”相对立的声音,或“为自主可控而否定市场配置资源”,或“为市场化而放弃产业自主可控”。他认为,加强工业母机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使“市场机制”更好地服务于“自主可控”,实现“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可能是一条更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于本宏提出,立足市场机制,深化工业母机上、中、下游产业市场化改革,发挥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强化工业母机研制的市场化能力,是促进产业优胜劣汰、良性发展的制度基础。在科技攻关、项目投资、设备采购等环节,应积极推动公开招投标,用指标说话、促公平竞争,客观反映国内产品的实际潜力,鼓励招标单位优先使用国产。此外,加快编制“工业母机国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进一步健全工业母机的进口审查机制,使用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应采购入选目录的产品。

  于本宏建议,在考量企业攻关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应用的基础上择优培养,塑造市场化的战略科技力量,重点解决工业母机“卡脖子”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市场化的、面向全行业的国家级工业母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于本宏还建议,由工业母机主管部门委托行业组织,定期收集整理我国工业母机进口中标情况,同时针对重点领域的工业母机应用情况形成专报报送主管部门,便于建立动态的攻关清单,指导战略科技力量开展工业母机攻关。

  3.人大代表王俊峰(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性产业振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我对今后的工作更有信心。”王俊峰表示。

  王俊峰介绍,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打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有力保障。

  王俊峰建议:一是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建议大幅降低企业纳税比例,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给予财税政策扶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加大数字化改造支持力度。建议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减少税收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三是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建议国家科技专项项目向老工业基地倾斜,组织实施创新工程,集中力量攻破技术壁垒和共性核心技术,切实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补齐短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政协委员严建文(合肥合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聚焦科创企业发展,加大对科创型企业扶持力度

  对于我国科创型企业创新发展现状,严建文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尽快构建科创企业发展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重视这一新型主体的培育;二是建议对于部分面向市场化的应用技术创新,采取由企业基于自身需求和市场需要自主申报创新项目和类型,政府评估后予以资金支持或事后奖补。三是加快融资工具的创新,建议有关部门鼓励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数据资产要素融资。四是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以满足社会需求,建议加大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培育机制。

  5.人大代表马兵(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配套分厂精密车间党支部书记、马恒昌小组组长):引进培育机床制造业高端科技人才

  马兵提出三点建议:建议国家在机床制造业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激励;建议国家重点培育提升机床产业配套企业专业化能力;建议国家支持齐齐哈尔创建国家级复合材料铺放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马兵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应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以新一轮数字化升级改造为契机,以实现生产公司主导产品核心制造为目标,提升技术素质和能力。要将班组作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基础单元,构建更多职工积极参与的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要推动科技创新,赋予工匠精神更高的科技含量,将智慧和经验转化为提高工人劳动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和时间的有效工具,让大国工匠成为新时代的社会楷模,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劳动者。

  6.政协委员王小龙(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总经理):加快发展高端机床产业,夯实制造业发展根基

  “我国高端机床整机严重依赖进口,机床领域‘卡脖子’问题尤为凸显。必须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发展,而要想达到高端水平,则需通过科技创新进行推动。”王小龙建议,一方面,从国家层面将高端机床产业发展进行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制定清晰的“工业母机”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加大对高端机床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如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聚焦机床产业核心功能部件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高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建立高端数控机床国家战略性产业平台,优化专项布局,疏通产业链卡点,通过产业平台推动关键核心部件和国产高端数控机床企业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和配套关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

  王小龙呼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技术与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技术创新发展活力,推动高端机床产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核心工艺的创新突破。

  科技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王小龙还建议制定产、学、研、用结合的高端数控机床专业人才培养政策和引进海外高端数控机床研发人才支持政策,并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加强国际合作,联合成立机床技术研究院,聚焦机床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人才培养。

  业外篇

  1.政协委员张桥(农工党江苏省副主委、苏州市主委,苏州市副市长):提升国产高端数控机床自给能力,推动我国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具有核心和主体地位。工业母机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机床产业大而不强的困境,张桥建议,瞄准新能源汽车等新增长点和存量市场更新需求,抢抓行业高景气度周期,提升国产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及核心部件自给能力,发挥工业母机基金作用,推动我国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2.人大代表胡成中(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全链条支持精密制造业发展

  胡成中指出,国家已于近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明确了高端机床国产化的国家级战略高度,对加速高端机床国产替代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行业仍存在的不足,围绕如何加速政策落地,他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引导国家及民间资本积极流入以高端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基础制造业,使资本惠及相关产业各个阶段的民营企业,在初创、小而精、大而强等不同阶段各打造一批标杆企业。

  二是加强针对性财税激励,鼓励精密制造产业相关高端研发投入及高端人才的招聘、留用。对于产品结构正在向差异化、高端化、特色化转型的机床企业,适时进一步减免行政及财税负担。同时,完善并敦促落实财税激励对象的淘汰机制,帮助企业定期回顾研发及产品迭代计划,及时纠偏并果断采取措施。此外,引导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对高校机械、材料、计算机等专业进行重点领域对口培养,促进高校研发成果向企业转化。

  三是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中植入“链式支持”的理念,全面兼顾上游核心零部件及系统、中游高端机床、下游精密制造全产业链条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发展方向上的联动。

  3.人大代表杨永修(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试制所首席技能大师):加快自主高端数控设备研发迫在眉睫

  杨永修介绍,国内数控设备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在高精密零部件长时间切削加工中,保证生产精度一致性上不稳定。在高端数控设备方面,国内企业更多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关键的零部件、基础高端材料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芯片、优质大型铸锻件、高性能电机等大都依赖国外进口。数控系统、编程和制图软件等方面更是存在“硬伤”。

  杨永修建议,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开展系统规划。围绕国内需求市场,加大高端设备的研发投入,确保研发成果市场化。以重点实验室为引导,在国内多个区域建设多个分子重点实验室,向“专、精、特”方向发展。

  在技术层面,进一步加大核心部件的研发力度。杨永修建议,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内大型机床厂为主导,围绕核心零部件、数控系统、特殊材料等关键技术,提前规划创新链,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联合体。

  “企业在向高端设备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创新非常重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才问题。”杨永修说,在国内数控设备生产企业中应多举办国际、国内大型数控人才交流大会,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才发展环境,更好地吸引高端紧缺人才集聚交流。依托重点科研项目凝聚一批能力突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高水平队伍。

  来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等,除特别标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0319-5322811